《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此章乃发明前两章不争之意。甚言欲速不达,欲高反堕之理。翘着脚尖,要出人头地,反坚持不久,站不稳而跌跤。 跨大步想走远走快的人,走不远会累倒。好表现自己出尽风头的人,反让人唾弃,让人觉得他心性不清明。觉得自己见解、行事全对的人,反而让人不敢赞同。好自赞毁他者,让人瞧不起。使威信降低,因骄傲的缺点已暴露,让人觉得他没有真正的本事。这些行为,从道的角度来看,好似肚子已经吃饱,却偏偏还要进食,这种行为,动植物尚讨厌,何况人呢?有道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老人言:“谦谦君子,傲慢小人”。 我当干部后,纯印老人教导说:“今后处事要谨慎。走得正行得端,三条大路走中间。私心一点不能存,对国家对别人有利的事,就是小事也要做……。工作干好了,受了表扬也别欢喜,心一欢喜,行为必显傲慢。受了批评也别烦恼,一烦恼则气馁。受了委屈不在乎,别总放在心上,总有水清之时……”。“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心无私则德明,有私则蒙昧……。此即做人的总则与方法。 天地有大美者,覆载万物而不为重。天高明悬日月,地博厚承载山河,万物生、宝藏兴,天覆地载而不为重。此乃天地之德,人应效仿之。
欲理大道悟自心 无极空有破迷津 有形有相皆尘法 上乘宗法无字寻
《注释》(1)“跂”,翘脚站不稳。 (2)“跨”,快步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