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8|回复: 0

上帝之鞭——艾滋病的肆虐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5: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声明
IMG_20250727_150222.jpg
文/冯泰明

案例:
近日,广东疾控公布了一则真实案例:高一男生小黄与同校的高三生小姚相约开房,因了解到学校艾滋病高发的现状以及性行为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知识,小黄网购了HIV检测试纸。

小黄与小姚发生性行为后,剧烈的疼痛让小黄突然想起HIV而感到了害怕。

紧急叫停后,他拿出HIV检测试纸,提议小姚一起做检测,结果令人震惊:小姚的检测板显示出两条横杠——阳性。这就意味着小姚是艾滋病确诊携带者!自己极可能已经感染了艾滋病毒!

小黄就像犯人听到法官宣判死刑的消息一般,当场晕倒。醒过后,他挣扎爬起来,
怀着一线希望去医院做HIV检测。

他说:“等待结果的过程,比等死更难受!”

在医生的帮助下,他勉强站着拿到检查结果,所幸结果是阴性!

这次经历让他警醒,以后一定要提高警惕拒绝淫邪,只有戒淫邪才能保护好自己。


点评:
媒体所报道的高一男生小黄的惊险经历,绝非孤例,而是当前社会道德滑坡、淫邪之风盛行下,艾滋病在青年群体中肆虐的一个缩影。从中医或传统文化的角度看,艾滋病的历史、其传播的本质、造成的巨大危害,以及最终的根治方法,都指向同一个核心:克制欲望,远离淫邪,修身正心。
IMG_20250726_145847.jpg
1. 艾滋病的“历史”警示:道德沦丧的恶果。

        艾滋病并非“天灾”,实乃“人祸”加剧!
虽然艾滋病病毒(HIV)本身的起源与自然界有关,但其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特定人群(如报道所述青年学生群体)中的大范围流行,与现代社会中性观念的极度开放、性行为的混乱无序(包括多性伴、滥交、不安全性行为)以及同性恋行为的泛滥密切相关。

上世纪80年代艾滋病首先在西方同性恋群体中大规模爆发并被命名为“男同性恋相关免疫缺陷”,即是早期明证。

       历史是镜子。艾滋病流行的历史,清晰地映射出社会道德约束松弛、个人欲望放纵无度的后果。当“性自由”被曲解为“性放纵”,当传统伦理道德被弃之不顾,这种以摧毁人体免疫系统为特征的致命病毒便获得了最适宜的传播温床。青年学生群体感染率的显著上升(每年约3000例,性传播占98.6%),尤其是男男性行为传播占81.7%,正是淫邪之风侵蚀校园、毒害青年的铁证。

2. 艾滋病的“堕落本质”:淫邪行为的直接产物。

核心传播途径直指淫邪:许多统计明确指出,我国98%以上的艾滋病患者是经性途径传播感染。这无可辩驳地揭示了艾滋病的传播与不正当、不节制、不安全的性行为有着最直接、最根本的联系。无论是异性滥交还是同性乱交,都是“淫邪”行为的具体表现。

助纣为虐的“堕落催化剂”:“性行为前使用冰毒等新型合成毒品、Rush等助性剂以及醉酒”会极大增加感染风险。这些物质正是为了追求更刺激、更放纵的性体验而使用,是深度沉溺于淫邪欲望、丧失理智与自控的表现,它们麻痹心智,使人完全不顾后果,将自身彻底暴露在艾滋病的魔爪之下。小黄与小姚的开房行为,以及事后发现的多人性关系网络,正是这种堕落本质的鲜活体现。

3. 艾滋病的“巨大危害”:身心的双重毁灭与社会的毒瘤。

对个人的毁灭性打击:
    生理层面: 病毒无声侵蚀免疫系统(急性期易忽视,无症状期潜伏破坏),最终导致免疫崩溃(艾滋病期),使人沦为各种致命感染和肿瘤的猎物。持续的发热、消瘦、疼痛、衰竭,是身体为淫邪行为付出的惨痛代价。
    心理与社会层面:感染意味着终身服药、承受巨大的病耻感、面临社会歧视与孤立。恐惧、悔恨、绝望如影随形。如小黄在行为后的“剧烈疼痛”和“害怕”,正是心灵受到的第一重拷问。侥幸逃过感染的4人,其心理阴影也必然深重。
对家庭与社会的沉重负担: 感染者需要长期昂贵的医疗救治,家庭可能因此陷入贫困。高感染率消耗大量公共医疗资源,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因母婴传播带来的无辜患病儿童,更是人间悲剧。

4. 根治艾滋病的“惟一也是最佳方法”:彻底戒除淫邪。
安全套非“万全之策”,实乃“下下之选”: 许多案例客观证明:“即使正确使用安全套,也不能保证避免感染艾滋病”。安全套存在物理性破裂、滑脱、使用不当等风险,且在极度放纵或受毒品/酒精影响的状态下,其正确使用率堪忧。依赖安全套,本质上是在纵容淫邪行为,只是试图降低其风险,而非根除祸源。
IMG_20250727_120340.jpg
“戒淫邪”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断绝传播之源: 最有效、最彻底的预防,就是不发生高危性行为(特别是多性伴、滥交、男男性行为)。这要求个体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淫邪的危害,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洁身自好,保持贞洁(包括婚前守贞和婚内忠诚)。
    提升心灵境界,抵制诱惑:“戒淫邪”的核心在于修身养性,涵养正气,克制不当欲望。这要求:
      远离诱惑之源:建议不参加以饮酒为主的聚会,少去“酒吧”“蹦迪”等易引发邪念、接触毒品/迷奸药的娱乐场所,警惕陌生人给予的烟酒饮料。
      熏陶“戒淫邪”文化: 主动学习并接受以节制、责任、忠诚、健康为核心的性教育,而非鼓吹“性自由”的放纵思想。从大道家园反色情戒淫邪论坛中汲取“万恶淫为首”、“修身齐家”的智慧,培养浩然正气。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将精力投入到学习、工作、健康的兴趣爱好和生命学锻炼中,使心灵充实,正气充盈,自然能抵御邪念侵蚀。
    案例的启示: 小黄等4人最终意识到“要提高警惕拒绝危险性行为、保护好自己”。这虽是好的一步,但尚未触及根本。真正的“保护自己”和“提高警惕”,是从源头上戒除一切可能导致高危性行为的淫邪念头和行为,保持身心的纯洁与自律。“心理尚未发育成熟,易受诱惑”的青少年群体,用“戒淫邪”的正确文化来武装心灵、提升心智成熟度,是极端重要的教育手段!

结语:

艾滋病并非单纯的医学难题,其流行是现代社会道德失范、淫邪泛滥的必然恶果。

报道的案例触目惊心,数据发人深省。历史和现实都清晰地昭示:沉溺于淫邪,放纵欲望,终将引火烧身,付出健康乃至生命的惨重代价。依赖安全套或事后的检测,如同抱薪救火,无法根治。

惟有回归正道,大力倡导并践行“戒淫邪”——即从心性入手,树立正确道德观,洁身自好,远离一切不正当性行为,保持身心的纯净与自律——才是彻底斩断艾滋病性传播链条、保护个人健康与家庭幸福、净化社会风气的惟一且最佳的根本之道。戒淫邪不仅是对抗艾滋病的终极武器,更是个人修身养性、获得真正健康与幸福的基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大道家园|手机版|小黑屋|大道家园论坛 (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2010374号-1 )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398号

GMT+8, 2025-8-15 06:00 , Processed in 0.07048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