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95|回复: 0

慎独+实修2025年7月20日

[复制链接]

22

主题

0

回帖

112

积分

真种

积分
112
发表于 2025-7-20 11:01: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声明
日省:(日省注意要深挖自己每一个念头背后的动机)
8 y5 U2 c- g3 m& J% |: I* G! d断念断念,太乙救苦天尊。
0 l$ Q$ ~  O/ v; U
4 o* z+ G5 E; s8 j* I8 j. y摘:色情成瘾本质上是个三重钩爪陷阱,由前额叶皮层功能减退、多巴胺功能系统功能下降、以及催产素加压素的联结作用构成。每个钩爪都威力巨大,而它们产生的协同效应更是致命。色情信息会以惊人的速度和深度钩住大脑,随着成瘾程度加深,多巴胺的拖拽力会不断增强,直至彻底剥夺个体的自主控制权。就像被钓线死死拽住的鱼儿,最终只能无可奈何地被拖向渔船和那张等待已久的渔网。"
: L3 a0 T: D  }& q8 C8 Y6 q长期色情成瘾及其伴随的强迫性自慰行为,会导致前额叶受损,进而引发一系列被称为"前额叶综合征"的行为特征。该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四种行为模式:
1 G3 @2 A  B- Q& E4 p(1)冲动控制障碍:无视后果的鲁莽行为。(2)强迫行为模式:逐渐丧失行为自控能力。* _7 M7 X3 m- E& E: }  D! G4 t1 _) P
(3)情绪调节失衡:突发且不可预测的情绪波动。, i0 R: r9 f, v( K) u# Q( K. F
(4)决策能力受损:做出灾难性的人生选择。
  W' K2 C3 V* e, V
5 n' V7 I3 w4 \" M录: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名。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 R& k. J! Z, Y- t大凡天下事,都要有个统绪,始能提纲挈领,有条不紊。况修道乎?且夫大道之源,即真一之气也;真一之气,即大道之根也。何谓真一之气?《诗》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何谓大道根源?《诗》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理气合一即道也。修士若认得这个纪纲,寻出这个端倪,以理节情,以义定性,以虚无一气为根本,长生之道得矣。如以清清朗朗明明白白为修,吾知道无真际,修亦徒劳也。太上所以状先天大道曰:​“视之不见,曰夷;听之不闻,曰希;搏之不得,曰微。”夫心通窍于目也,目藏神。肾通窍于耳也,耳藏精。脾通窍于四肢也——四肢属脾,脾属土,土生万物,真气凝焉。即精神寓焉。若目有所见,耳有所闻,手有所动作,皆后天有形有色有声有臭之精气神,只可以成形,不可以成道。惟视无所见,则先天木性也;听无所闻,则先天金情也;搏无所得,则先天意土也。故曰后天之水火土,生形者也;先天之金木土,成仙者也。其曰夷、曰希、曰微者,皆幽深玄远,不可捉摸之谓,真有不可穷诘者焉。能合五气为一气,混三元为一元,则真元一气在是,天然主宰亦在是。所以《悟真》云:​“女子著青衣(火生水)​,郎君披素练(水生金)。见之不可用(后天水火土)​,用之不可见(先天木金土)。恍惚里相逢(混而为一)​,杳冥中有变。霎时火焰飞,真人自出现。”修士知此,即知大道之源,修道之要矣。若不知始于虚无,执着一身尸秽之气,杂妄之神,生明觉心,作了照想,吾恐藏蓄不深,发皇安畅?此炼精炼气炼神之功,所以不离乎混沌焉。既混沌,久之则胎婴长,阳神生——而其间育胎养神之法,又不可不知,即前章爱民治国行无为道是。阳神出入,运行自然,时而神朝于上,则不知其所自上,所以不皦也。时而神敛于下,则不忽其所藏下,所以不昧也。由此绵绵密密,继继绳绳,无可名状,亦无所作为,仍还当年父母未生之初,浑然无一物事。《易》曰:​“洗心退藏于密”​,是其旨矣!故云复归于无物。虽然无物也,而天下万事万物,皆自此无中生来,太上所以有无状之状,无象之象之谓也。然究有何状何象哉?不过恍恍惚惚中偶得之耳。果然恍惚,真元即生。迎其机而导之,殆不见其从何而起,是前不见其首也;随其气而引之,亦不见其从何而终,是后不见其尾也。道之浩浩如此。此不亦大周沙界,细入毫芒者乎?是道也,何道也?乃元始一气,人身官骸真宰也。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完则为人,歉则为物,所发只毫厘间耳。学人得此元始之气,调摄乎五官百骸,则毛发精莹,肌肤细腻,是谓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者此也。人能认得此开天辟地太古未有之元始一气,以为一身纲纪、万事主脑,斯体立而用自行,本正而末自端矣。倘学人不以元始一气为本,欲修正觉,反堕旁门,可悲也夫!此状道之体,学道人会得此体,方有下手工夫。若真一之气,是先天性命之源,非后天精气神可比。欲见命气,必将性真融成一片,始得真一之气。第此气浑浑沦沦,浩浩荡荡,虽无可象可形,而天下之有象有形者,皆从此无形无象中出,诚为大道纪纲,天地人物之根本也。道曰守中,佛曰观空,儒曰慎独,要皆同一功用。故自人视之,若无睹无闻,而自家了照,却又至虚至实,至无至有。所以子思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君子慎独之功,诚无息也。要之隐微幽独之地,虽有可显可据,而大道根源,只是希夷微妙,无可状而状,无可象而象,极其浑穆。学道人总要于阳之未生,恍惚以待之,于阳之既产,恍惚以迎之,于阳之归炉入鼎,恍惚以保之、养之,绝不起大明觉心,庶几无时无处而不得大道归源焉。前言阳神出现,明天察地,通玄达微,及了悟之候,光明景界,纯任自然,有知若无知,有觉若无觉——况下手之初,可不恍恍惚惚,死人心以生道心乎?
; h4 A# s) e* q8 g/ m4 n: |! w8 L! v9 R
1 k/ z3 x  W9 j# Q) F, {5 r实修:
5 J  Q1 u$ H$ N早晨静坐1小时10分钟。卧功一遍。昨晚站式一遍。
3 t  F* G8 }. \- X5 [9 f
1 L3 A2 S  z& l4 ^/ M

QQ|大道家园|手机版|小黑屋|大道家园论坛 (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2010374号-1 )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398号

GMT+8, 2025-9-23 15:50 , Processed in 0.08089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