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85|回复: 0

慎独日志2025年7月8日

[复制链接]

22

主题

0

回帖

110

积分

真种

积分
110
发表于 2025-7-8 12:00: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声明
日省:(日省注意要深挖自己每一个念头背后的动机)
) I) {. @4 s  M9 I  {8 h; h最近退了个朋友的群,关于退群的前前后后,其实就是对吃吃喝喝之世俗的一种反感,过去由于面子,由于各种人情规则的挂碍,不忍心伤人,不忍心去反对别人不好的思想。通过吃喝来增进感情,放松心情,这是世俗之人一贯的目的。原本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是一再劝酒,甚至道德绑架,“不喝就是不尊重,不喝就是不融入”,这样的想法就不可取了,甚至说是非常害人。甚至不断用“不好好喝”来当作“玩笑”,以热情之名,行伤害之实。那么以后人家也会有借口对你不好了,因为你“不好好喝”啊,你不够朋友啊,你不够哥们啊,那我们何必对你真心相待呢?是不是,都是这样的行事方式。但是这一次,那真是不巧了,我就是这样一个“不近人情”“不识好歹”的人,因为我自己心里有个根,我自当逍遥大丈夫,而不是可以被这样迂腐无知的人情所绑架的弱智,我更看不起这样的“交情”,这本质还是一种交易思想,是一种你来我往,礼尚往来的交易本质,说到底,哪天不礼尚往来了,这个“交情”也就断了,也就可以勾销了。而且到时候,因为喝酒出了事儿,没有人会买单,只有出事儿的人自己承受,即便补救也永远不如不发生。所以,要看清楚这样的错误思想,早做了断。不能不敢说,不敢做,否则我不说,谁也不会在乎我之感受。这样的老好人,这样的一团和气,是愚蠢的。这和真正的无我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无我是一种超然的境界,是可以包容一切,好的坏的,可以认为像是对孩子一样的关怀,允许他犯错,但是不能不知错,不能不改错,不代表可以纵容错误的行为和思想,要起到监督的作用。那么这样的包容才有意义。如果对方死不悔改,还自认为理直气壮,那也还可以继续用语言和行动去试图感化。但是不代表就认可其错误的所作所为。这是原则,是真正的大慈大悲。3 i  T9 N. g' r& D4 Z7 d
反思今日之事,问题不在于我的“不近人情”,也不在于我的“直截了当”,而在于我没有心平气和的表达感受,而是用了一种比较“极端”的做法,直接退群。并且事先没有和媳妇商量,平心而论,是欠妥当。但是不这样做,不足以让别人知道我之所想。没有斩钉截铁不容任何人去辩驳的气势,那么就可能还是会被别人“劝服”,最后还是要“和光同尘”。" C5 b0 E; S- y5 W
说到底,这样的聚会,其目的可不是简单的放松,那都是明面上的说辞,其目的还是要积累人情,这样以后“帮个忙”也就顺理成章,世人都是这样做的,那也都“理所当然”了。
# @3 X/ F! F: C殊不知,其害之深,其毒无穷,皆在潜移默化,动摇人心。那些个犯错的高官精英们,有多少一开始也是品格高洁,一尘不染,最后不也是慢慢腐化了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步错可能就是步步错。/ N+ C4 O  \: j: F
不需要说什么大话,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结果不是我们能定的,那是天命。' W+ A% M( U: G0 s& l
红尘之事,不过如此。酒色财气,名利物欲,其本质不过都是以苦为乐,颠倒梦想。耗其精血,燃其神气,只图一“乐”。却丢掉了最重要的自己。伏羲 轩辕黄帝 老子 庄子 乃至历代真人圣贤,为什么他们都不约而同追求“虚无”,难道是这些人都是傻子?那是因为以他们的智慧,看得再清楚不过了。
1 i- P  R8 I& }5 `. J5 ^六祖慧能有云:“何其自性,本自足具;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这个"自性”就是真我,就是每个人的本来面目,佛本与道同源。而只有按照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你才能见到真实的那个自己,自己心地之光明,就在每个人的身体里,精满气足,静之又静,自然而然,必然见到。到那时,才确证,古之万千圣贤所言不虚。久久用功,自然证道,与道合真,这个过程才可得真乐,而不是损耗精气,满足一时物欲的假乐。即便最终不能悟道,也要有向道之心,多行善事,所谓天道承负,报应不爽。这一世的福报都是过往世的功德的积累,来世的福报都是这一世的功德的积累。这一世的恶念恶行,也都会进入你的元神记忆,待下一世,也便成为你的苦难。所以,人应当自强不息,但又应该无为而无不为。假如这一辈子不能证入至道之境,如果能做到至诚向道,那么下一辈子也能够闻正法,行正道,终能证道。这都是因果。否则背道而驰,则必会陷于更恶劣的人生险境,甚至不再为人。7 J) [% o+ m3 N# b8 G
那么,这件事,我能自省之处,就是以后应当更圆融得去处理各种人事,但是一切以不忘初心为前提。
; m& Z6 D6 @2 K. g# |2 C7 p还是要真常应物,以平常心,真心,对待万事万物。不需要也没有必要生气,其实,世间百态都是天道承负的铁律在起作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都是因因相续。平常心看待即可。做好自己该做的,其它都顺其自然。站在这样的高度,才能更淡然,更超脱。
7 Q; M5 d) n4 ?" q& R大部分人都是一辈子都看不穿这些,所以才累世沉迷于尘世之虚荣浮华,不能自拔,虚耗于妄念中,流浪于生死间。我辈当时刻警醒。9 n7 ~9 I: L  u9 t3 h8 y
反思自己的过失,就在于极端,不顾别人的面子,不顾别人的感受。以后在这方面要改变。其实,在平时与同事相处的时候,我也比较随和,而且乐于帮助别人。只是这一次,被戳中我心里的底线了,以致于失去平静。以后当思之慎之。换一种方式去表明自己的想法。0 I% k2 Y8 W: G  \* q

$ O! [5 E. Z; S8 {摘:在修行中有个熄灭淫欲的方法就是观想你今天看到的那些年轻貌美的美女,匆匆几十年后成为了臃肿不堪的黄脸婆,以此来顿悟美色是无常的。但是末学有个方法或许比这个更快,那就是观想你今天在大街上看到的这些美女,回家换个衣服,卸个妆就已经面目全非了。具体方法,假如看到了个妹子,穿着时尚靓丽甚至暴露,令你目不暂舍,无法自拔。这个时候你就想象一下,她回家换了身老土的衣服,并且卸了妆,露出了本来面目。她本来皮肤粗糙,暗黄,眼睛无神,无精打采。而你刚才看到的美女又去哪里了呢?所以美色不过是假象,稍纵即逝,过眼云烟而已。
6 K- A. [2 A$ f& i- n: t6 E0 P+ k3 T  v' M" F% M2 t( W
录: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 R7 t8 I* a! U( r0 u7 }苟能修其身,正其心,恬然淡然,毫无事事,不以贤能相尚,则民自安靖而不争矣;不以难得之货为贵,则民重廉耻,而不为盗矣。且声色货利之场不一,属于目则无见无欲,己与民各适其自在之天,而虚灵活泼之神,自常应常静而不乱矣。此事岂异人任哉?惟圣人摒除耳目,斩断邪私,抱一以空其心。心空则炼丹有本。由是而采天地灵阳之气,以化阴精,日积月累,自然阴精消灭,而阳气滋长,则实腹以全其形,所谓以道凝身,以术延命,即是超生拔死之法。而且专气致柔,如婴儿之力弱,不能持物然。虽至柔也,而动则刚。观其浩浩渊渊,兀兀腾腾,真可包天地有余。一切知觉之心,嗜欲之性,不知消归何有?圣人以此修身...

QQ|大道家园|手机版|小黑屋|大道家园论坛 ( 备案信息:陕ICP备2022010374号-1 )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398号

GMT+8, 2025-8-2 18:48 , Processed in 0.07029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