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大道之体是没有形相,没有言语的,道本无言,非言不显。因为虚无、真空之妙,不在言语形迹之间,见于内而不见于外,闻于性而不闻于尘,否则失其真,非道也。心法不从外得,因没有形相言语,天地万物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大道,系我生前带来固有的(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千法万法由内而发,万法由心造(道),万法归一,圣人一指归心,道由心得,不由法得。不闻而闻,无所不闻,无所不知。若以幻相为真,则与大道相悖。 一个人的心,如果能像大道之体一样宽宏大量,天下众生必然归从于他。道,若以语言来形容,那是一种很淡泊的东西。但从使用方法来说,道所担任的机能却是无限的。道,以平等心爱护万物,并加以养育,若能以道治理天下,人人皆能各得其所,天下也就太平了。 音乐和佳肴,能使人愉悦,路人亦将为之驻足。但一味贪求享受,享受如过眼烟云,是不能长久的。行道不但能挽救世人,而且万物都不会被抛弃,行道对许多人都有莫大益处。所以者何?因为圣人会平等博爱一切的人,平等尊重所有的物。此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道,弥漫在尽虚空遍法界之中,若以言语表述,却淡得几乎没有味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讲、不可说、不可思、不可议,它是难于感知的,琢磨不透的东西。看它无形相,听它无声音。它如钟磬,大扣大鸣、小扣小鸣、不扣不鸣。当你心怀大道时,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即是道的玄妙。
石牛吐春月 灵鸟栖虚空 竹密不阻水 山高无碍云
大道表空并非空 非空非有即是中 心念若起则取著 有取怎谓真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