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道本无言 于 2015-2-24 16:11 编辑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众多,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勇猛的精兵,锐利的兵器,这些最好的武力,虽然杀人甚速甚众,是不吉祥的东西,杀生害命,物都厌恶它。有道的君子,绝不轻易使用它。因有涵养之人,平时都注重心平气和,修身养性。上根性智者,知圣人修心传法在悟心源,释迦传《般若经》、《金刚经》。老子传下《清静经》、《道德经》。耶稣传《圣经》。孔子传《四书五经》。穆罕默德传《古兰经》……。但都不如清净、洁白无染污的“良心经”。所以君子只在万般无奈之下,才操生杀的权柄。但即使是这样,也以心平气和为首要条件,决不动气,恐杀生过重。宇宙间万事万物,离不开因果循环之理,有响必有应,有原动力就有反动力。前一章讲的“师之所处,荆棘生焉”,荆棘就是反动力。暗指主战之人,不称他“人”,而叫他浑身长满刺的荆棘。深恶痛绝之意。此物生长处,人、畜不能走,花草禾稼不能长。主战之地暴戾弥漫,冤抑之气不解,必酿为劫灾。所以大兵之后,必有凶年或疫情、水、旱、虫灾,灾气越积越重,越久越毒,流行人间。有此恶缘者,感此厉气,便强横残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则人如疯魔,必好兵战。战火不休,愈演愈烈,世人若能发大悲心,则可化解或减轻,缩小战局,非道德莫属。 道德是吉祥阳和之气,能消阴凶煞气,如冰雪是阴气所至,太阳一出即解,可见举世欲和谐、和平,唯有提倡道德不可。他是救世的第一妙方。著名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解决21世纪的世界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 君子待战事平息后,就不再逞强炫耀兵力了,他深深懂得这非长久之道。 君子平时以左边为尊贵,打仗时以右边为尊贵;喜庆事也以左边为高上,只有遇到不吉利的凶事,才以右边为高上。古时(戏台上)偏将军站在左边,表他不是主将,杀人不多,主宰不了战局。上将军站在右边,表示他是主将,居于上势。可见兵凶,在礼仪上也颠倒。主将战后,应以悲哀的心情去莅临战场,用丧礼的仪式去处理战场,古时战后,多在战场之地建寺庙,请高僧大德主法作消灾法会。
有知有见必错 便生厌苦求乐 六道轮转不休 业障如何除却 众生本具德能 可叹不知挖掘 若无一切希求 烦恼自然殒灭
《注释》(1)“左右”,古代以此象征左为阳,右为阴。阳主生,阴主杀(sang音丧)。 (2)“恬淡”,淡然处之。 (3)“处”,对待。 (4)“莅”,莅临,亲自到场之意。
|